上海外墙小面砖饰面检测 石材幕墙检测报告
上海某小区2#-19#楼外墙小面砖饰面检测报告
1 委托单位
委托单位:上海某置业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上海市某区某xxx号
2 项目名称
上门某小区2#-19#楼外墙小面砖饰面检测
3 现场检测日期
2016年08月03日
4 建筑物概况
本次检测房屋为b区2#-19#楼,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始建于2006年,由上海海天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2#、14#楼房屋平面形式近似梯形,建筑面积分别为2236.70m2、2761.40m2,建筑高度均为18.75m。3#-13#楼、15#-19#楼房屋平面形式为矩形;3#、13#楼建筑面积均为1195.78m2,建筑高度均为16.50m;4#-7#楼建筑面积均为1445.66m2,建筑高度均为20.10m;8#、12#楼建筑面积均为1574.46m2,建筑高度均为16.50m;9#-11#楼建筑面积均为1249.96m2,建筑高度均为12.90m;15#-17#楼建筑面积均为1249.96m2,建筑高度均为12.90m;18#、19#楼建筑面积均为1574.46m2,建筑高度均为16.50m。外墙饰面材料为面砖、仿石无机饰面砂浆等,本次检测只针对外墙小面砖饰面。
5 检测目的、范围和内容
b区2#-19#楼于2006年 ,已建成约十年,为了解外墙小面砖饰面层空鼓状况,上海置业有限公司为此委托房屋质量检测站对该房屋进行外墙饰面检测。
检测内容主要为采用nec th 9260型红外热像仪对房屋外墙小面砖饰面空鼓情况进行检测。
6 检测及分析结果
为了解房屋外墙饰面目前空鼓状况,我站检测员赴现场进行了相应检测。根据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的相关规程规定,选定检测时间段和检测位置,采用nec th 9260型红外热像仪拍摄红外图像并保存,同时对被检测部位拍摄可视照片,记录红外照片和可视照片的编号。最后通过对红外照片的分析以及与可视照片的比对,确定外墙空鼓区域和空鼓率,具体检测结果详见表6.1.1~6.18.4。
54未发现外墙饰面存在空鼓现象。
由表6.1.1~6.18.4红外热像检测结果可知,4#楼北立面、10#楼东立面和南立面、14#楼西立面、16#楼南立面、17#楼南立面、18#楼东立面个别楼层墙体外墙小面砖饰面存在空鼓现象(具体位置见附图2)。由于检测涉及外墙面玷污部位、附属设备安装区域、室内开放空调热源影响部位以及建筑热桥部位等,红外热像检测存在一定误差和误判,并且限于现场条件,少部分检测部位无法采用红外热像检测,因而现场采用锤击法等其他方法验证局部影响判断的部位。
外墙面空鼓主要受上海的气候和城市有害气体影响所致,该地区为夏热冬冷,每年冬季冻融现象明显,日晒和雨淋交替出现,且雨水渗透其中,再经过干湿交替,冻融循环的作用,使得饰面材料、粘结层、找平层、基层之间产生空鼓。另一方面,城市有害气体加速了部分建筑材料的老化以致出现空鼓现象。
7 检测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经红外热像仪检测,结果显示4#楼北立面、10#楼东立面和南立面、14#楼西立面、16#楼南立面、17#楼南立面、18#楼东立面个别楼层墙体外墙小面砖饰面存在空鼓现象(具体位置见附图2)。根据红外图片上空鼓色块进行计算后得到受检房屋外墙饰面空鼓率小于5%,存在轻微的空鼓隐患。
7.2 建议
依据现场检测、检查,提出以下处理意见及建议:
(1)对于该楼外墙饰面的空鼓现象,建议将空鼓的面砖面层全部去掉后,采用颜色和规格尺寸相同的新面砖进行修复;
(2)建议定期对外墙面进行红外热像检测。
8 主要技术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w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 52-2008)
(7)委托单位提供,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图纸及设备布置图